网贷逾期起诉立案标准
网贷逾期起诉立案标准
自2018年开始,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就相继出台了多项严格的网络借款行业监管政策,其中对借贷逾期的处理要求尤为严格。此外,根据我国法律,借款人逾期不还款,出借人可以采取起诉的方式来追回债务。但是,在实际操作中,什么情况下才能起诉,凭借什么证据才能立案呢?下面一起来探究一下。
在网络借贷行业,一般会将还款逾期的天数分为不同的阶段,例如1-30天、31-60天、61-90天等等。根据监管政策和司法实践,不同阶段的逾期行为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。借款人逾期1-30天时,一般不会立即采取起诉等强制手段,主要通过电话、短信等方式与借款人联系催收。当逾期时间达到31天以上时,便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提起诉讼。
在判断是否需要起诉时,主要需要考虑逾期的时间、金额、逾期原因等因素。一般而言,借款人逾期超过90天、欠款金额较大且不认真配合催收的,出借人可以采取起诉的方式来追回债务。但是,如果借款人有正当的还款意愿,并已经采取了一定的还款措施,出借人也可以继续采取催收措施,而不必立即采取法律手段。
另外,借款人逾期的原因也需要仔细审查。如果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逾期,例如自然灾害、重大疾病等,出借人也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宽限。但如果是故意拖延归还、违约等原因造成的逾期,则可以立即采取起诉等强制手段。
对于采取起诉的方式,出借人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。一般来说,如果借款人提供了有效的担保措施,出借人可以按照担保方式来取证。如果没有提供担保措施,出借人可以据此提供合同、还款流水等证据来证明借款合法性。此外,借款人是否在协议约定的还款日之前归还本息,也是立案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在立案时,有些出借人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难案件,例如借款人借款后消失等情况。此时,出借人可以通过律师承办此案件,通过司法机关的帮助来寻找借款人的下落,并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来追回债务。
总之,在网贷逾期起诉立案方面,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,掌握一定的证据、审慎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等因素,避免因立案随意被驳回,从而使出借人的财产损失得到充分的保障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