债务协商规划咨询师:要放下4颗心

日期: 栏目:债务逾期 浏览:13

一、放下分别心


何为分别心?


就是总是以“我”的角度,来比较和评判,对人,对事,对境遇,往往都要分个好坏、优劣、高下。


有了分别,心就有了喜恶。


抗拒一切不好的,而不断追求好的,更好的,烦恼也随之而来。


分别心就像飓风,扰动我们的心,让我们无法获得恒常的平静!

不分别,我们才能用本心去面对人生境遇。


不分别,不是说不闻不问不知不觉,也不是不在乎善恶美丑的混沌平等,而是跳出“我”的局限,如实看见生命的真相:


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,好坏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,是相对的,是暂时的。


曾认为好的东西,多年后也许自己就推翻了,那些不好的也许反而成就了你。


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做好坏分别和评判,一切如实、如是。


而债务咨询师,在面对债务人时,也要放下分别心,不要以“我”的角度,来比较和评判。

每个债务人的债务都来自不同的原因,比如说,因为赌博、被诈骗、公司破产等原因,如果说我们带有分别心,我们就会去评判这个人的,比如说人品啊,德行啊,这些东西我们就会有区别对待。

作为债务咨询师,我们只对债务负责,他的债务是怎么来的?他这个人怎么样?我们不要去评判,我们只帮助他上岸,教他正确的解决方法就可以了。

所以,债务咨询师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做好坏分别和评判,一切如实、如是。


二、放下是非心

是非心,就是心里总想着什么是应该的,什么是不应该的,并以此要求别人。


人人内心都有一套坚信的对错评判标准。


当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期待,就不自觉的认同、喜欢他,反之,若不符合,则本能的指责、厌恶他。


是非之争,背后也不过是利益之争。大道不见是非心,名利器尘如幻梦。


放下是非心,不是是非不分,也不是逃避世间是非纷争,而是破除利益的搅扰,去反观自心:我的是非标准是什么?从何而来?是否可信?


观别人的是非对错,是为反求诸己,对境修心。


不要过度去计较别人过失,有余力就引导他、提醒他、协助他,若没有,至少可以让自己不嗔恨他、远离他。


当放下是非心,帮助负债人上岸就成了功课,做债务咨询师就成了修行。


三、放下得失心


得失心重,就是在意一件事情的得与失,做事目的性强,过度关注结果。


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?越在乎的东西越容易失去,内心越渴求越容易失手。


得失心一重,心很容易紧绷、焦虑:未得时担忧得不到,得之又恐慌失去,活在患得患失中,难得片刻安宁!


放下得失心,不是强迫自己看淡结果得失。


而是把目光从一点一毫的得失中,转向生命整体的得失平衡,领悟得失的因果。


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


被爱,从付出爱中来;

福报,从行善积德中来;

财富,从布施中来。

想要赢,想要成功,想要幸福…


不管我们想要什么,与其在果上较劲,不如遵循因果规律,在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。


放下得失心,才能从容的全身心投入,有舍有得,享受过程,结果反而更容易成功。


债务咨询师,在给客户做咨询时,当咨询结束后,别人又不付费,如果你没有放下得失心,那你心理就会抑郁不乐。


债务咨询师要做到: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。

把咨询过程做好,把客户的问题解决好,最后是否付费,看缘分,不能强求,机缘到了,自然就付费了。


四、放下执着心


执着心,就是心里对某个对象紧抓着不放手。那些放不下的种种,背后都藏着我们的执着。


过分的执着,就成了执迷;执迷不悟,乃人生痛苦之本。


执着心,往往始于一念贪爱。


饿了时吃到美食,孤单时遇见了知己,贫困时赚到了钱…这感觉太美妙,我们不自觉生起贪念:若这些能长久,有多好!

这贪念在一次次唤起和重复中被强化,力量越来越大,就成了执着。


执着于钱,为钱所困。执着于情,为情所伤。执着于名,为名所累。


放下执着心,需要破除颠倒,看到生命的实相。


放下执着心,接纳现实,遵循规律,心才能有真正的自在。


一切法唯心所造,放下只在心的一念之间。


分别心、是非心、得失心和执着心,都是烦恼心,往往同时搅在一起,不断制造烦恼。


放下分别心,方能换回平常心;放下是非心,方能换回菩提心;放下得失心,方能换回清净心;放下执着心,方能换回自在心;


债务咨询师学会放下,让心回归光明自性,生命将自然走向觉醒和解脱。


标签: